(1)
(2)
(3) 民俗藝術博物館-Museo de Artes y Costumbres Populares
西班牙廣場(Plaza de España)是塞維亞觀光千萬不可錯失的景點,這裡雖非歷史悠久的古蹟,建築卻是如此的細緻精琢,有人認為這個廣場是全西班牙最美的廣場,去過之後,我也深有同感。塞維亞在1929年主辦博覽會,將瑪麗亞露意莎公園(Pargue de Maria Luisa)公園分成了二邊,一邊是西班牙廣場,另一邊是美國廣場,當時的西班牙展場就在西班牙廣場舉行,在此展示西班牙的工業和技術,博覽會結束後就留下了美麗的西班牙廣場。
(4) 劇院
(5)
(6)
(7) BBVA銀行
(8) 新廣場-Plaza Nueva
(9)
(10) 電車路線
由飯店走到憲法大道大約15分鐘,若由憲法大道繼續走到西班牙廣場,還需20分鐘,時程不算久,偏偏這天的天氣乾熱難耐,大概是在西班牙期間最酷熱的一天,實在太熱,懶的走路,改成在憲法大道上搭乘電車。這條電車所走路程不長,只在幾個站間來回,我們剛好遇到中午休息時段,整個車上擠滿了人潮,驗票的稽查人員怕乘客逃票,非常認真的查票!下了車,走沒多久,很快就會看到西班牙廣場。
(11)
(12)
(13)
(14)
(15)
(16)
(17)
(18)
(19)
(20)
(21)
一到西班牙廣場,馬上被那美麗的畫面吸引,整個廣場呈半圓形,連建築也是一棟以半弧形為主的紅磚建築,廣場中心是個大噴泉,建築物和中央廣場間是半月形的運河,運河上架著青花瓷磚砌成的拱橋。建築的拱門下方,牆壁上有一格格彩色磁磚壁龕,按順序由A到Z代表著五十幾個西班牙重要城市,藉由磁磚圖案表現各地不同特色、歷史以及當地地理位置。除了那彩色壁龕,每個建築都是有其特殊意涵,象徵地中海的運河,大門是西法邊界,馬路則代表庇里牛斯山,廣場兩旁的塔樓分別象徵伊莎貝爾女王和費迪南國王,位於中央的4座高塔,則是過去卡斯提亞(Castilla)、雷翁(Leon)、亞拉岡(Aragon)和那瓦拉(Navarra)4大王國。
(22)
(23)
(24)
(25)
(26)
(27)
(28)
(29)
(30)
(31) 天氣有多熱,看這一張圖就知道了。
(32)
(33)
(34)
(35) 每一個區塊代表西班牙的一個城市
(36) 這位先生大概是來自Palencia這個城市吧!
頂著艷陽,逛完西班牙廣場,天氣又乾又熱,只好不斷補充水分,連在台灣不太喜歡喝可樂的我們,到了西班牙,都覺得那清涼的可樂實在是消暑良藥,坐在瑪麗亞露意莎公園的綠蔭下,喝杯可樂,來個冰淇淋,真是沁涼無比。小憩過後,穿過公園來到美國廣場,在博覽會時所建造的美國廣場(Plaza de America),留下那3棟分屬文藝復興式、哥德式和穆迪哈爾式的展覽館,如今當作博物館使用,其中兩個館是民俗藝術博物館(Museo de Artes y Costumbres Populares)和考古博物館(Museo Arqueologico)。
(37) 瑪麗亞露意莎公園-Parque Maria Luisa
(38) 民俗藝術博物館-Museo de Artes y Costumbres Populares
(39) 民俗藝術博物館-Museo de Artes y Costumbres Populares
(40) 民俗藝術博物館-Museo de Artes y Costumbres Populares
(41) 民俗藝術博物館-Museo de Artes y Costumbres Populares
(42) 民俗藝術博物館-Museo de Artes y Costumbres Populares
(43) 民俗藝術博物館-Museo de Artes y Costumbres Populares
(44) 考古博物館-Museo Arqueologico
(45) 考古博物館-Museo Arqueologico
(46) Pabellon Real
(47) Pabellon Real
延伸閱讀
伊比利半島開車之旅38天-西班牙篇
伊比利半島開車之旅38天-葡萄牙篇